發布時間:2022-12-13 09:20:46 文章作者:geermo
近日,“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啟動會議在復旦大學逸夫樓召開,來自國內外140余位專家學者在復旦大學主會場或通過線上出席會議。
“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依托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卓越中心、國際“空氣質量監測、分析、預測”研究計劃(MAP-AQ)亞洲區域辦公室,聯合蒙古、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等亞太五國科研和大學機構共同建立,將努力在科技創新、技術支撐、技術輻射與能力建設、合作示范,決策支撐與科學治理咨詢等方面追求卓越,建立起一個基于氣候治理,立足區域、面向全球的**國際合作網絡,共同提升區域科學治理的能力與水平。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出席了開幕式,他對出席會議學者專家表示歡迎,指出復旦大學一直重視與國際**學術機構的交流合作,將國際化深度融入教學科研,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創新型人才。未來也將繼續堅定實施全球發展戰略,重點推進與世界**高校以及科研機構在“高精尖”前沿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志在國際貢獻,積極牽頭推動關乎人類命運和未來福祉的國際大科學計劃;面向全球開放,不斷探索國際合作聯動新機制,建設全球科技創新合作平臺,創建高水平科研育人國際合作伙伴網絡。
金力表示,學校將全力支持IRDR國際卓越中心和聯合實驗室建設,希望各跨學科團隊和多國合作團隊結合可持續發展重大需求,聚焦碳中和國際進程目標,開展氣候變化-大氣環境-健康的前沿科學和全球治理研究,在全球氣候、環境、健康和減災治理中發揮應有作用。
亞歷山大·巴古拉諾夫代表世界氣象組織(WMO)宣布成立“一帶一路”亞太地區國際聯合實驗室。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縱向研究處處長楊鵬宣讀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科學指導委員會名單。*后,張人禾代表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和科學指導委員會,感謝所有與會者為項目啟動會作出的貢獻,并宣讀2023年聯合實驗室的工作計劃。
此次會議由復旦大學主辦,印尼國家研究與創新機構(BRIN)、蒙古環境技術研究所(GMIT)、泰國亞洲理工學院(AIT)、菲律賓德拉沙大學(DLSU)、韓國首爾大學(SNU)、“災害風險綜合國際研究計劃”(IRDR)、“空氣質量監測分析與預報國際研究計劃”(MAP-AQ)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