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0 09:50:19 文章作者:geermo
以前大家可能對醫學檢驗實驗室比較陌生,它像一個小透明一樣,很少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今,核酸檢測作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為我們出具核酸檢測結果的醫學檢驗實驗室逐漸被大家了解與關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前世今生。
提到醫學檢驗實驗室,我們要知道2016年是一個分界線。2016年前,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存在的形式往往是醫學檢驗科。
醫學實驗室*早是醫生在病房自備顯微鏡觀察病人血象,后面逐步轉化為由專業實驗人員按照醫生的需要觀察顯微鏡下病人的血、尿病理變化以輔助診斷。
醫學實驗室真正快速發展應該是20世紀70年代末。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醫學實驗室能夠開展的檢驗項目大大增加,實驗技術也越來越穩定、可靠,同時應用于各種實驗項目的自動化儀器也不斷推出。快速、自動化的儀器逐漸替代了手工方法進行實驗室檢測。
醫學實驗室從開始的個體化、師帶徒的模式到完善的專業學科教育體系,實驗室也從作坊式演變為產業化的行業。從臨床科室的附屬演化成獨立的醫學科室,與臨床科室在學術建設上漸行漸遠。幾百個實驗項目以及數千個實驗樣本,其中涉及80%的病人。對這個行業進行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管理,也就應運而生了。
從2006年開始,我國實驗室管理進一步加強,開始對醫學臨床實驗室管理人員和骨干進行大規模的培訓。隨著我國對醫學檢驗的重視程度加大,臨床研究與個體化檢驗需求增多,2016年逐漸演變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醫學檢驗實驗室。
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等相關文件要求,制定并印發《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試行)》和《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規范(試行)》,標志著醫學檢驗實驗室作為一種新型的營利性醫療機構逐漸進入公眾視野。隨后的幾年里,醫學檢驗實驗室逐步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