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13 10:41:04 文章作者:geermo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認識到安全,特別是生物安全,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性問題,因此早在 1983年就出版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 第1 版。該手冊鼓勵各國接受和執行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并鼓勵針對本國實驗室如何安全處理致病微生物制訂操作規范。1983 年以來,已經有許多國家利用該手冊所提供的專家指導,制訂了生物安全操作規范。
GB 50346-2004規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級
生物安全實驗室在整個生物防護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生物安全實驗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建立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平臺的需要;是生物防護(國 防)的需要;是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的需要;是動物防疫的需要;是出入境檢驗檢疫的需要;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的迫切性已被當前的現實所證實。我國已經發布的一些關于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標準、規范,基本都從醫學、生物學角度出發,側重實驗工藝、操作方面的規程。對于實驗室建筑設計、平面規劃、空調凈化、自控系統等方面的要求和具體做法較少。我國在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方面已取得很多自己的科技成果。此外,在環境、設備、人員、管理等方面與國外也有所區別。因此,實驗室凈化專業人士表示,應參照國外先進標準,結合國內先進經驗和理論成果,制定相關建筑、管理技術規范,使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安全、規范、經濟、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