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04 09:35:56 文章作者:geermo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提出,未來五年,四川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包括“扎實推進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作為天府實驗室的4個方向實驗室之一,近日,天府絳溪實驗室又迎來新進展。
據了解,天府絳溪實驗室首批次約10萬平方米載體主體已封頂,預計6月實驗室載體建成,年內實現掛牌。到2025年,天府絳溪實驗室力爭成為國內**實驗室。
去年6月,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作為天府實驗室的4個方向實驗室之一,天府絳溪實驗室由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牽頭西部地區優勢ICT(信息通信技術)研究機構,以成都未來科技城為核心區域,助力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加快成型成勢。
天府絳溪實驗室主要面向國家電子信息裝備創新發展的迫切需求,以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為發展方向,結合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在電磁空間利用與控制、信息功能材料與部件、電磁感知與泛在互聯、先進計算與類腦智能等方面,構建上下連接、內部交叉的“理論-材料-器件-系統-應用”一條龍完整技術鏈。
目前,天府絳溪實驗室首批次約10萬平方米載體主體已封頂,按計劃,預計6月實驗室載體建成,年內實現掛牌。
根據《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組織建構上,天府絳溪實驗室擬建設多個專門研究部,并建設支撐原創性研究的大裝置和研發測試大平臺,構建基礎理論與方法、關鍵材料與器件、系統架構與整機的研發能力和支撐條件,形成基礎與應用相融、理論與工程協同發展的大格局,構建突破關鍵“卡脖子”技術和產生原始創新的新型研發體系。
按照規劃,到2025年,天府絳溪實驗室力爭成為國內**實驗室,成為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領域人才高地,承擔本領域國家重大任務,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
聚焦3大領域、4個方向,天府實驗室“組團出道”。為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天府實驗室聚焦3大領域、4個方向組建,將建設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自2021年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以來,已從“零的突破”變為“組團出道”,正在加速拔節“成長”。
2021年6月,天府興隆湖實驗室揭牌運行,位于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科學中心,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綠色智能光子技術、微納電子技術、智能感知技術等方面。
2021年12月,天府永興實驗室揭牌,聚焦零碳能源、資源碳中和、地熱能及固碳3大研究方向,布局一批前沿研究中心,加速聚集碳中和戰略科技力量,更好服務國家“雙碳”戰略。
按計劃,年內天府錦城實驗室也將揭牌。助力天府實驗室建設,增強創新策源能力,成都也將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據了解,成都將圍繞財政、稅收、人才、金融等方面,制定出臺天府實驗室專項支持政策,建立省市區共同投入和穩定支持機制。同時,成都還將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探索實施科研人員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崗位工資制和科研容錯免責機制,深化科研經費使用“包干+負面清單”制度,增強創新策源能力,補齊創新短板。